老师简介
彭天放,青年科学家,清华大学博士生。师从尤政院士,在清华大学智能微系统实验室从事一线研究工作。曾参与973项目、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项目等研究工作。
课程亮点
1.理解卫星对人类的重要意义
为什么说卫星诞生后,人类成了“三维物种”?
为什么说卫星是现代社会的“支柱性技术”?
为什么说卫星加快了全球化的速度?
2.带你用工程思维理解卫星太空的边界条件如何影响卫星设计?
为什么卫星和轨道结合才能发挥功能?
如何通过可靠性设计延长卫星寿命?
3.为你深度解读卫星发展趋势
为什么卫星正在越做越小、越做越专业?
为什么说卫星编队是未来的发展方向?
人类的火星探索正酝酿怎样的商业机会?
资源目录
01 卫星:为什么人类才是“三维物种 得到每天早八点更新好.mp3
02 三维:5G之后,卫星通信没用了吗? 得到每天早八点更新好.mp3
03 视角:卫星带来了什么新的信息维度 得到每天早八点更新好.mp3
04 环境:为什么贫瘠的太空反而是优势 得到每天早八点更新好.mp3
05 边界:为什么太空是卫星的设计师 得到每天早八点更新好.mp3
06 资源:为什么谈卫星必谈轨道 得到每天早八点更新好.mp3
07 可靠:如何提高卫星的寿命? 得到每天早八点更新好.mp3
08 微纳:为什么小卫星是大趋势? 得到每天早八点更新好.mp3
09 网络:卫星编队之后能干什么 得到每天早八点更新好.mp3
10 光荣与梦想:大航天时代的卫星角色 得到每天早八点更新好.mp3
发刊词 跟上这个正在爆发的航天时代 得到每天早八点更新好.mp3
文稿
评论0